上述框架结构已经在一个大规模的商业项目中实现。首先,芯片被分为4个区:W、N、E和S。每个区包含100个以上的信号凸点。针对每个区,我们的布线器可以在不到5秒的时间内产生结果并完成命令脚本的下载。通过在Encounter Digital Implementation (EDI)中提交这些脚本就完成了物理布线。这个结果也可以用任何引脚至引脚布线器实现,因为所有引脚位置都分配好了。设计规则检查(DRC)判断所有结果都是好的。布线结果见图6和图7,同时总结在表I中,其中fcroute是在所定义的EDI中的倒装芯片布线器,p2proute是点到点布线器。由于没有签署披露协议,因此只显示了部分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