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Y编程器网
标题:
Keil C51程序设计中几种精确延时方法(下)
[打印本页]
作者:
liyf
时间:
2012-1-27 19:48
标题:
Keil C51程序设计中几种精确延时方法(下)
740)this.width=740" border=undefined>
可以看出,0x000F~0x0017一共8条语句,分析语句可以发现并不是每条语句都执行DlyT次。核心循环只有0x0011"0x0017共6条语句,总共8个机器周期,第1次循环先执行“CLR A”和“MOV R6,A”两条语句,需要2个机器周期,每循环1次需要8个机器周期,但最后1次循环需要5个机器周期。DlyT次核心循环语句消耗(2+DlyT×8+5)个机器周期,当系统采用12 MHz时,精度为7 μs。
当采用while (DlyT--)循环体时,DlyT的值存放在R7中。相对应的汇编代码如下:
740)this.width=740" border=undefined>
循环语句执行的时间为(DlyT+1)×5个机器周期,即这种循环结构的延时精度为5 μs。
通过实验发现,如将while (DlyT--)改为while (--DlyT),经过反汇编后得到如下代码:
C:0x0014DFFE DJNZR7,C:0014//2T
可以看出,这时代码只有1句,共占用2个机器周期,精度达到2 μs,循环体耗时DlyT×2个机器周期;但这时应该注意,DlyT初始值不能为0。
这3种循环结构的延时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如表1所列。
表1 循环次数与延时时间关系单位:μs
740)this.width=740" border=undefined>
注意:计算时间时还应加上函数调用和函数返回各2个机器周期时间。
2.5 使用性能分析器计算延时时间
很多C程序员可能对汇编语言不太熟悉,特别是每个指令执行的时间是很难记忆的,因此,再给出一种使用Keil C51的性能分析器计算延时时间的方法。这里还以前面介绍的for (i=0;i
当然也可以不用打开Performance Analyzer window,这时观察左边工具栏秒(SEC)项。全速运行时,时间不变,只有当程序运行到断点处,才显示运行所用的时间。
3 总结
本文介绍了多种实现并计算延时程序执行时间的方法。使用定时器进行延时是最佳的选择,可以提高MCU工作效率,在无法使用定时器而又需要实现比较精确的延时时,后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可以实现不等时间的延时: 使用自定义头文件的优点是,可实现任意时间长短的延时,并减少主程序的代码长度,便于对程序的阅读理解和维护。编写延时程序是一项很麻烦的任务,可能需要多次修改才能满足要求。掌握延时程序的编写,能够使程序准确得以执行,这对项目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。本文所讨论的几种方法,都是来源于实际项目的开发经验,有着很好的实用性和适应性。
[/td]
[/tr]
欢迎光临 DIY编程器网 (http://www.diybcq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