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Y编程器网
标题:
解决DSP设计面临的终极挑战
[打印本页]
作者:
liyf
时间:
2012-1-27 20:18
标题:
解决DSP设计面临的终极挑战
多年来,数字信号处理器 (DSP) 设计人员一直在应付这样一项艰难的工作:提供占用空间小的高性能芯片,而且要不影响灵活性和软件的可编程能力。
由于新的应用程序发展速度惊人,提供的 DSP 必须在功率、性能和使用寿命上跟上这种速度,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,并准备好应对未来的应用。这些高性能多核心 DSP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电信接入、改进数据率GSM服务(EDGE)和基础设施设备领域,用来处理语音、视频和无线电信号。
以前,电信设备制造商使用专用的 ASIC 或 DSP-ASIC 组合来达到自己的目标。现在,这些新的 DSP 可以替代那些繁琐的解决方案;如果足够强大,它们还可以实现以前的解决方案所无法实现的灵活性。对于那些必须在网络部署中持续使用多年的接入和基础设施设备,而言, 这些灵活的解决方案是大有裨益的。假如这些类型的设备和应用程序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,那么,成功的关键就是灵活性、适应性和现场可编程性。
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,ASIC 在灵活性或现场可编程性方面不如 DSP,但 DSP 的能耗较大,这让芯片设计人员左右为难。不过,还是有希望:新一代的多核心 DSP 可以同时做到高性能和高能效。做到这点的技术是存在的,但必须先解决“功率耗散”(功率极限)问题。
功率极限
目前,芯片功率耗散的源头有两个:以泄漏形式出现的静态现象;以开关运算形式出现的动态现象。在采用 90 纳米和以下工艺的 CMOS 技术中,这种功率耗散现象最为明显。但是,新一代的 DSP 设计不仅能减轻和避开这种功率极限,而且实际上可以提高基础设施、接入和 EDGE 设备的处理能力,同时限制功率消耗和热量耗散。
部分特定CMOS 技术下的能耗界定的关键度量指标:
?电源电压
?门开关速度
?门输入电容
?门功耗
?每个 MAC 运算消耗的能源
研究表明,同等功能(如 MAC 单元)的功率密度(即单位面积的功率)在 0.13 微米(含)以上的芯片中相当稳定。但是,到达 90 纳米时,这个指标会突然升高。
[table]
[tr]
Power/Area versus Silicon Technology[/td]
功率/面积与硅技术[/td][/tr]
[tr]
Power crisis at 90 nm and below[/td]
90 纳米及以下工艺的功率极限[/td][/tr]
[tr]
um[/td]
微米[/td][/tr]
[tr]
nm[/td]
纳米[/td][/tr]
欢迎光临 DIY编程器网 (http://www.diybcq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